炉料点评

依仗权益矿争取话语权

2010年11月30日09:45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依仗权益矿争取话语权

有媒体报道,俄罗斯METALLOIN-VEST在2011年将向宝钢供应200万吨铁矿石。进入11月份,俄罗斯企业紧随澳洲、印度矿企身后,来华卖矿,加入对华矿石销售行列。目前,各国矿企来到中国,表明新兴矿企对我国的依赖程度高,和我国企业的合作意愿强烈。尽管这些矿企现在产量相对较小,但待投资完全达产后,这些公司的铁矿石产能会有很大的释放。我国企业与成长阶段的新兴矿企,有着很多的潜在合作机会。

国际矿企优势地位削弱

目前局势下,大型国际矿企优势地位削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球范围投资扩产。矿石投资成为潮流,澳洲、巴西等传统富矿区,中小矿企扩张势头很猛。11月中旬,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Fortescue公司宣布,投资84亿美元,用来扩大西澳Pilbara地区铁矿石产量至1.55亿吨,产能提高两倍。

与新兴矿企相比,老牌矿企扩张也不逊色。澳洲两大矿企均有扩产计划,力拓两年内投资计划将产能扩张三成;必和必拓的西澳铁矿石项目达产后,铁矿石产量将由1.3亿吨升至2亿吨水平;同样,世界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的产量也将迈上3亿吨,到2014年产量将从目前的3亿吨提高至4.5亿吨。

二是海外权益矿增加。金融危机后,我国企业加紧出海,交易方式多元化,通过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和合资、合营等方式获得增加矿源。澳大利亚方面统计,对澳大利亚矿产业投资中,中国排列首位,中国对澳洲的矿产勘查和开发投资额为26.25亿澳元,比美国多了6.45亿澳元。另外,非洲、南北美洲项目进展较快,武钢等企业海外项目达产后,将提高进口矿中的权益矿比重,将起到稳定进口市场作用。

三是国内矿的制衡。进入201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维持在1100元/吨以上。矿石价格较高,尽管我国铁矿石品位低,但国内矿石企业开采积极性高涨,生产积极性增加,铁矿石对外依存程度下降。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一份统计数据,前10月累计进口铁矿石50330万吨,同比下降2.2%;而前10月我国铁矿原矿产量增幅达到24.4%。

争取主动权尚待时日

截至10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已出现连续7个月下滑,但不能轻判是市场主动权转向。我国进口量下降,和国产矿增产较快、欧美日需求较高有关。

首先,全球铁矿石需求量回升到危机前水平。不能将我国进口矿下降,等同于全球铁矿需求量减少。进入2010年,全球钢铁产量仍在增长,欧美日经济迅速回升,全球粗钢产量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国际钢协统计,10月份粗钢产量为1.1756亿吨,比2007年10月产量的1.14亿吨略有增长。国外经济受到外力作用少,经过两年的经济自然缓慢恢复,进入2010年,经济回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钢铁需求增长幅度较大。

其次,国产矿、进口矿此消彼长,国产矿替代作用有限。2010年矿石价格保持在高位有关,国内企业开采积极,国产矿快速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替代作用。但这种替代作用不会持续下去,因为我国矿石开采成本高。我国矿石资源品位低,埋藏深,矿石开采成本高,与国际矿山形成鲜明对比。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矿产,多为露天矿,开采便利,矿石生产成本低至二三十美元,而我国矿石开采成本都在一百美元以上。近几年开发的新矿,埋藏的更深一些,成本也较高,部分矿企开采成本高达800~1000元/吨。

所以,进入2011年,铁矿石市场虽会出现缓和,但基本格局不会变化。近两年,我国矿石还将依赖于进口矿市场。

一方面高成本导致国内矿石产量的高增长不可持续,全年进口量将不会有明显下降;另外,我国企业海外收购的矿山,很多矿山处于开发阶段,尚未达产,导致权益矿占总量的比重提升幅度有限。
在三四年后,随着金融危机后我国企业收购的矿山达产,进口矿中的权益矿产量会有大幅提升,这将逐步扭转国际矿石市场上我国企业的被动局面。11月中旬,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预计,扩大境外开矿规模,权益进口矿要由现在5000万吨增大到3亿吨,未来权益进口矿争取达总进口量的50%。笔者认为,再结合国产矿,我国企业就有可能掌握铁矿石市场话语权。(特约评论员赫荣亮 作者单位: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