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数据

矿用井下移动救生舱在抚顺研制成功

2011年08月08日16:29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最近,由煤炭研究总院抚顺研究院设计研制的“矿用井下移动救生舱”通过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技术鉴定,并取得了由“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颁发的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这意味着煤炭研究总院抚顺研究院可以开始投入生产矿用井下移动救生舱。

最近,由煤炭研究总院抚顺研究院设计研制的“矿用井下移动救生舱”通过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技术鉴定,并取得了由“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颁发的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这意味着煤炭研究总院抚顺研究院可以开始投入生产矿用井下移动救生舱。

  煤矿井下紧急救生舱是一个密封式逃生避难场所。可供井下在灾变时期井下人员避险之用,是一种与外界隔离、提供维持生命的安全环境空间,意在为井下的矿工在逃生不可能的情况下避难,以便让他们脱险或等待救援。该产品能提供避难人员至少96小时所需的氧气、水、食物,以及所需的救生包、卫生设施、通信设备、环境气体监测设备等。为了保证救生舱内人员的健康生存,它具有氧气提供装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吸收装置、除湿降温空调系统。该装置系统属于逃生避难的一种先进的高新技术装备。该救生舱主要应用于煤矿井下,同时也可用于非煤矿山、核电站、地铁、地下停车场等场所广泛使用。

  鉴定认为,煤矿井下避难救生舱,采用除温除湿一体化,无电源驱动技术和大容量长时UPS备用本安电源供电技术属首创,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为了验证该救生舱的实际使用效果,今年4月1日,应神华集团神东煤炭集团的邀请,由煤炭研究总院抚顺研究院设计研制的“矿用井下移动救生舱”在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进行了载人试验并获得圆满成功。

  本次入舱试验人员共10人。入舱前对所有试验人员均进行了系统的操作培训和严格的身体检查。4月1日14时,试验开始,救生舱内外相关环境参数和人员状况的记录工作以及个项后勤保障工作也随之展开,试验过程每半小时记录一次试验参数。

  经过两昼夜连续试验,在试验至49小时之后,试验救生舱所有相关技术参数和全体试验人员生命体征一直处于安全状态。神东煤矿集团对舱内剩余气体量、药品量进行计算和判断后,确认该试验救生舱能够满足总共96小时的救生时间要求。至此,该实验获得成功。

  据了解,煤炭研究总院抚顺研究院,目前可以生产10人和24人避难的救生舱,该救生舱的诞生,填补了我国不能生产井下救生舱的历史。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