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房价还将在骂声中昂首挺胸
2010年12月08日07:40 来源:西本资讯
经济参考报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几度春秋几度风雨,有过短暂的低迷,但更多的是疯狂。尽管国家调控政策不断,但其基本面依然处于强势,不惧公众普遍谩骂,不惧政府强力打压,似乎是任凭风吹雨打依然我行我素,这确实让国内外经济专家学者看不懂,让平民老百姓感到无奈,更让政府觉得头疼。
从国家调控力度上看,不可说决心不大,政策工具也是多样化,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相继采用,但调控效果与公众预期依然相差甚远,连政府总理都感叹其难度确实很大,这不仅让我们产生许多思考。
在我看来,强大的消费需求与相对供应能力不足形成的市场矛盾,是造成价格高企的根本原因,因此任何有形的手的力量都无法抗衡市场那只巨大的无形的手的力量。
人们在分析房价时,往往单纯以国民收入与房价比来衡量价格高低,以西方国家的经验来对比中国。其实这些分析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价值的,与西方国家对比更是缺乏实际意义和逻辑性。
首先,中国与西方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简单进行横向对比本身缺乏逻辑价值,分析结论更是难以有足够说服力。
其次,中国人口众多,只要有一定比例哪怕是10%的人拥有高额收入,就足以形成难以想象的购买力,就足以形成将房价推高的力量;中国国民收入统计数据严重失真,部分人庞大规模的隐性收入或灰色收入根本就没有进入统计口径,因此用统计数据说事更是没有实际意义。
另外,中国地方政府以“土地财政”为基础发展经济,对房地产产业的过度依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改变,在土地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指望房价大幅度回落显然很不现实,甚至是有些近似“痴人说梦”的幻想而已。
或许在国家调控政策下,房地产市场可能会逐渐趋于理性,但目前我国正在处于通货膨胀上行区,劳动力成本和钢材、水泥、砖石、机械等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房屋建设成本也会继续上升,很难想象在成本上升中,房价会大幅度下跌,恐怕能稳定住房价就已经难能可贵了。
在通货膨胀预期下,国民通过置业以抵御通胀和保值增值的预期可能日趋强烈,未来商品房的供求失衡将依然明显,房价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机会不大。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中国城市化进程依然是主旋律,土地短缺局面不可能改变,地价还将上升,这就决定了未来房价还将继续处于上升趋势,城市人口持续膨胀和国民强烈的改善住房的愿望,将会继续推动房价上行。
可以预见,房价在未来较长时期依然是社会热点问题,人们还将对其抱怨甚至谩骂,但骂声改变不了市场本性和供求关系。房价还将在骂声中前行,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趋势。(董秀成)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9-14减轻缴存人购房压力 多地优化公积金政策
· 2024-09-13中国中冶:1-8月新签合同额8310.5亿元
· 2024-09-13杭州21.14亿元挂牌拱墅区两宗住宅用地
· 2024-09-13上海静安两幅地块9月14日举行现场交易会
· 2024-09-13前8月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5000亿元
· 2024-09-13工程机械8月份销售数据释放积极信号
· 2024-09-13南京43.89亿元成交11宗地块
· 2024-09-12中国建筑:1-8月新签合同总额达2852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