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本要闻
中钢协:后期市场将呈小幅波动运行态势
2011年05月17日15:32 来源:西本资讯
4月份,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市场需求保持增长,钢材库存明显回落,钢材价格由降转升。由于钢铁产能释放较快、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出口有所减少等因素影响,预计后期市场钢材价格将呈小幅波动运行态势。
一、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由降转升
4月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34.73点,比上月末上升3.50点,升幅2.67%;与去年同期相比,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上升了7.19点,升幅5.64%。
1、长、板材价格均有所上升
4月末,CSPI长材价格指数为140.80点,环比上升4.13点,升幅3.02%;板材价格指数为131.64点,环比上升3.44点,升幅2.68%。与去年同期相比,长材指数上升了10.09点,升幅7.72%;板材指数上升了4.11点,升幅3.22%。(见下表)
CSPI国内钢材价格指数变化表
2、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呈上升走势
4月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的八大钢材品种中,除热轧无缝管价格小幅下降外,其他品种钢材价格均有所上升。其中:高线、螺纹钢、热卷和中厚板价格升幅较大,分别环比上升3.81%、4.52%、3.61%和3.07%;角钢、冷轧薄板和镀锌板价格升幅相对较小,环比分别上升1.45%、0.55%和0.78%;热轧无缝管价格环比下降了0.44%。(见下表)
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及指数变化情况
单位:元/吨
3、各周钢材价格波动上行
从4月份各周价格变化情况看,前两周钢材价格呈持续上升走势,第三周略有下降,第四周再度上升;进入5月份,钢材价格继续上升,至5月第一周,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升至136.15点,比4月末又上升了1.05%。(见下表)
各周CSPI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二、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变化因素分析
4月份,国内市场进入钢材消费旺季,钢铁需求有所增长,钢材社会库存明显下降,原燃材料价格波动上行,市场流动性仍较宽裕,钢材价格呈小幅上升走势。
1、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钢材需求保持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字,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4%,比1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环比增长3.08%;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4.3%,比1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环比增长0.93%。主要用钢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9.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9.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14.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4.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1%,环比增长1.35%;进出口总值增长25.9%,其中出口增长29.9%,进口增长21.8%。上述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钢铁需求继续保持增长。
2、钢材库存持续下降,对市场压力有所减弱
4月末,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五种钢材社会库存量合计为1541万吨,环比下降248万吨,降幅13.83%。长材库存降幅较大,钢筋、线材库存环比分别下降了16.50%和24.08%;板材中的热卷和冷板库存分别下降了10.74%和11.73%,中厚板库存小幅上升了1.90%。进入5月份,钢材库存继续下降,至5月第一周,钢材库存总量降至1531万吨,比4月末又下降了0.69%。但仍高于年初钢材库存15.64%。(见下表)
国内钢材市场库存变化情况表
单位:万吨
3、粗钢净出口量有所增加,供需矛盾有所缓解
据海关统计,4月份,我国出口钢材477万吨,环比减少14万吨,减幅为2.9%;进口钢材137万吨,环比减少16万吨,减幅为10.5%。进口钢坯3万吨,环比减少4万吨,减幅为57.1%;进出口相抵,折合净出口粗钢359万吨,环比增加6万吨。从1-4月份累计情况看,全国出口钢材1528万吨,同比增长17.4%;进口钢材555万吨,同比减少1.0%,进口钢坯22万吨,与上年同期持平;累计折合粗钢净出口量为1013万吨,同比增长32.2%。粗钢净出口量增加有利于缓解国内市场钢材供需矛盾。
4、货币投放虽呈收紧趋势,但市场流动性仍较宽裕
据央行统计,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75.73万亿元,同比增长15.3%,比上月末下降1.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为26.6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比上月末下降2.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4.55万亿元,同比增长14.7%,比上月末下降0.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50.21万亿元,同比增长17.5%,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4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7396亿元,同比少增208亿元,但环比多增602亿元。货币供应量增幅虽小幅回落,但新增贷款仍然较多,市场流动性充裕,对钢材市场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三、国际市场钢材价格由升转降
4月末,CRU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219.1点,环比下降3.7点,降幅1.7%;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上升23.1点,升幅11.8%。
1、长材、板材价格均有所下降
4月末,CRU国际长材价格指数为229.7点,环比下降4.5点,降幅1.9%;板材价格指数为213.8点,环比下降3.3点,降幅1.5%。与去年同期相比,长材指数上升了18.8点,升幅8.9%;板材指数上升了25.3点,升幅13.4%。(见下表)
CRU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变化表
2、北美市场钢材价格继续上升,亚洲、欧洲市场有所下降
(1)北美市场
4月末,CRU北美钢材价格指数升至218.5点,环比上升1.3点,升幅0.6%,已连续5个月环比上升,但升幅较上月有所减小。4月份,美国非农业失业率升至9.0%,环比上升0.2百分点,是连续四个月下降后的首次上升;美国制造业PMI为60.4%,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尽管连续第二个月环比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生产指数为63.8%,环比下降5.2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61.7%,环比下降1.6个百分点;4月末,美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为73.1%,环比下降2.3个百分点。4月份,美国市场长材价格保持平稳,板材价格继续上涨,但受汽车产量因日系零部件短缺而有所下降的影响,板材价格除中厚板价格涨幅超过上月外,热轧带卷、冷轧带卷和热浸镀锌卷价格涨幅较上月明显回落。(见下表)
美国中西部钢厂钢材出厂价格变化情况表
单位:美元/吨
2)欧洲市场
4月末,CRU欧洲钢材价格指数为203.7点,环比下降4.6点,降幅2.2%,连续第2个月环比回落。4月份,受主权债务风险和通胀压力上升等突出问题影响,欧洲国家经济增长继续呈分化态势,其中德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法国和意大利温和复苏,而西班牙、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等国仍受债务危机困扰而增长缓慢。4月份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由上月的107.3降至106.2;工业景气指数由上月的6.7降至5.8;消费者信心指数为由上月的-10.6降至-11.6;欧元区制造业PMI为58.0%,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在欧洲主要经济体中,德国PMI为62.0%,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法国PMI为57.5%,环比上升2.1个百分点;英国PMI为54.6%,环比下降2.5个百分点;意大利PMI为55.5%,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西班牙PMI为50.6%,环比下降1.0个百分点。受钢材库存较高以及废钢价格下跌等因素的影响,本月英国市场钢筋、线材和中厚板价格继续下跌;小型材、型钢小幅上涨;热轧带卷、冷轧带卷和热浸镀锌卷价格环比涨幅较上月有所减小。(见下表)
英国钢材市场价格变化情况表
单位:美元/吨
(3)亚洲市场
4月末,CRU亚洲钢材价格指数为227.9点,环比下降6.2点,降幅为2.6%。受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和核泄漏等灾害影响,日本东北部基础设施和全球汽车、电子产业链受到严重破坏,沉重打击了日本经济复苏进程。4月份,日本制造业PMI降至45.7%,环比上月又下降了0.7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萎缩,降至两年来的最低水平。其中产出指数降至35.0%,环比下降2.7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降至42.3%,环比下降7.2个百分点。亚洲其他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继续保持在50%以上,其中:中国PMI为52.9%,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韩国PMI为51.7%,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印度PMI为58.0%,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中国台湾地区PMI为58.2%,环比上升2.6个百分点。从远东市场钢材到岸价格变化情况看,由于货币政策趋紧,导致经销商信贷成本上升而影响了采购能力,再加上废钢价格下跌等因素,使远东市场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均有所下跌。(见下表)
远东市场钢材到岸价格变化情况表
单位:美元/吨
四、后期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虽然国内市场逐步进入钢材消费旺季,但受产能释放较快、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以及信贷政策趋紧等因素影响,后期市场钢价将呈小幅波动运行态势。
1、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钢材需求强度呈下降趋势
据4月28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新一期《中国经济季报》中预测,鉴于中国通膨和房地产风险正在减弱,中国2011年实际GDP增速将为9.3%,比其稍早预测提高了0.3个百分点。尽管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并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从目前情况看,来自于国外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国内生产资料、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扭转,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仍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今年以来,2月、3月、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4.9%、14.8%和13.4%,呈逐月回落态势;制造业PMI指数经过3月份短暂回升后,也再次呈现回落走势。特别是反映内需的新订单指数回落1.4个百分点至53.8%,反映外需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1.2个百分点至51.3%。预计后期国内市场用钢需求强度将有所下降。
2、钢铁产能增长较快,出口下降,市场仍呈供大于求局面
据国家统计局数字,4月份,全国粗钢产量达5903.2万吨,平均日产粗钢196.8万吨,比3月份的191.7万吨又上升了2.7%,创历史新高;1-4月份,全国累计生产粗钢22971万吨,同比增长8.3%。按日历天数计算,1-4月平均日产粗钢191.4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7亿吨水平。同时,国内钢材出口受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人民币升值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呈下降趋势,后期国内市场仍呈供大于求局面。
3、原燃材料价格继续上涨,钢铁企业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大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4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4%,环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但其中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11.6%,环比提高了1.7个百分点;另据海关统计,1-4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为157.6美元/吨,比上年同期上涨55.2美元/吨,涨幅达53.9%。其中4月份进口铁矿石价格为160.5美元/吨,与上月的历史最高水平基本持平;进入5月份,国产铁精矿、炼焦煤、冶金焦和废钢等原燃材料价格继续呈上涨走势。随着国际大宗原燃材料价格的上涨和我国通货膨胀压力的加大,预计钢铁企业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上升,对钢价的支撑作用将有所增强。
后期市场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是粗钢日产水平明显偏高。1-4月份,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8.3%,虽然增长幅度有所回落,但粗钢日产水平达到历史新高,给钢材市场带来很大压力,钢铁企业应坚持按需组织生产,保持国内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和钢材价格的平稳运行。
二是通胀压力下货币政策将继续收紧。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是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4月份CPI、PPI分别同比上涨5.3%和6.8%,尽管分别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但总体物价水平不容乐观,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收紧,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继续有所上升。
三是电力供应偏紧将对钢铁生产产生影响。据中电联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后三个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偏紧,特别是迎峰度夏期间华北、华东、南方地区电力供应缺口可能进一步扩大,钢铁企业属于高耗能产业,必将是控电、限电的重点,对钢铁生产和下游用钢行业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9-12上海建筑钢市日记(期螺收高,现货更强)
· 2024-09-129月12日钢厂调价信息汇总
· 2024-09-12【9月12日建筑钢市晚报】再接再厉
· 2024-09-129月12日唐山钢坯午报
· 2024-09-12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975亿元
· 2024-09-129月12日行业要闻早餐
· 2024-09-12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上涨
· 2024-09-12周三夜盘收盘多数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