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2006年 房地产新政还有什么招
2005年12月09日07:27 来源:西本资讯
公示闲置和囤积的土地
消除土地囤积是房地产调控的“七寸”。土地一级市场完全由政府垄断,但是土地供应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节的贡献并不大。房地产商圈地是房地产热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有了“831大限”和多次土地使用费的清查,以划拨形式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的大门在2004年8月31日关上,但开发商还是对土地趋之若鹜。
“零地价”圈地和土地囤积要得到实质解决,只有一个办法,对出让后的土地征收闲置费或者收回闲置土地。这些手段早已有之,但真正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公示闲置的土地,让公众来监督闲置的土地。
创新分散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
金融衍生产品在国外主要功能是对冲和规避风险,中国的房地产金融衍生产品的功能却是融资和投机,增加了房地产和金融风险。离开证券化,房地产信托只不过是房地产商的“第二银行”。证券化等多年来没有进展,于是温州炒房团、个人合作集资建房等原始的房地产金融形式乘虚而入。
实际上,金融衍生品的创新才是金融机构减少风险的“内功”。近来央行建议开放开发商私募基金,这样金融机构可以独善其身,但离开了政府的监管、金融机构的规范化操作,恐怕也难成行。真正能够指望的分散风险,还是银监会等部门正在启动发展的廉租房信托基金试点,商务部建议推出的REITs,以及中国建设银行将推出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征收重保有、轻交易的税收
此轮调控已明确暂不考虑物业税,税收的重点是交易环节,但这只是权宜之计。
为抑制投机行为,征收营业税、土地增值税、房地产个人所得税等交易环节的税收,形象地说是“刻舟求剑”、“饮鸩止渴”。台湾地区以土地增值税为主,结果土地囤积和房地产投机严重,杭州市征收房地产个人所得税,房价立刻上涨。
只有物业税才能提高房地产的“免疫能力”。否则,富人会囤积房地产,房地产更加向少数人集中,价格和租金会持续上升,从而加剧房地产泡沫。
发展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住房保障政策始终处于西方发达国家住房制度的核心地位。而我国的城镇住房改革以来,强调住房的商品化、分配的货币化,安居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政策不仅是杯水车薪,在实施中也存在大量的漏洞。
实物形态住房保障的萎缩,货币补贴形态住房保障的不足,反过来影响了住房市场化的进程。接下来必须不断完善和创新住房保障体系。(作者:陈则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学术部副主任)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9-14减轻缴存人购房压力 多地优化公积金政策
· 2024-09-13中国中冶:1-8月新签合同额8310.5亿元
· 2024-09-13杭州21.14亿元挂牌拱墅区两宗住宅用地
· 2024-09-13上海静安两幅地块9月14日举行现场交易会
· 2024-09-13前8月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5000亿元
· 2024-09-13工程机械8月份销售数据释放积极信号
· 2024-09-13南京43.89亿元成交11宗地块
· 2024-09-12中国建筑:1-8月新签合同总额达28522亿元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
新闻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总排行
1
上海建筑钢市日记(期现呼应,涨幅受限)
2
【8月6日建筑钢市晚报】稳步小涨
3
8月6日行业要闻早餐
4
【8月6日建筑钢市前瞻】稳中略强
5
7月下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大降
6
国内期货夜盘收盘涨跌不一
7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触及近三周低位
8
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1705亿元
9
8月6日《人民日报》涉及财经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