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钢铁还能“炼”多久
2011年04月13日08:38 来源:西本资讯
现代快报 “估值修复行情”仍在继续,在银行、地产之后,这次轮到了钢铁板块。其实受包钢股份的带动,钢铁板块从3月底开始就蠢蠢欲动了,前天河北钢铁的涨停拉开了钢铁板块发飙的序幕。昨天,钢铁股继续全线走强,在整个行业盈利能力没有根本改善的情况下,钢铁股行情究竟缘何而发?又能持续多久?
盘面:钢铁股四月迎春天
昨天盘面上最耀眼的无疑是钢铁板块,板块涨幅早盘一度近4.9%,尾盘涨幅收窄,最终收涨2.59%。个股中河北钢铁、南钢股份涨停,安阳钢铁、韶钢松山等涨幅超8%,重庆钢铁、马钢股份、三钢闽光涨幅也超过5%。
进入4月,钢铁股一改往日颓势,许多个股一连拉出六根阳线,不少钢铁股涨幅惊人。按照3月31日的收盘价计算,截至昨日收盘,南钢股份从3.95元涨到4.91元,除去一天停牌,5个交易日涨幅24%;河北钢铁6个交易日涨幅超过25%。此外,韶钢松山、新钢股份等不少个股4月以来的涨幅都超过10%。
前一个交易日,在包钢股份的带领下,钢铁板块也是风生水起。钢铁股以往较多一日行情,如今这波行情延续到昨天,已经经过了近半个月的时间。
原因:低估值+机构助推
昨天钢铁板块涨幅榜上排名前六的个股,股价都在5元左右,估值偏低成为推动钢铁板块这波行情的重要动力。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钢铁股是最熊的板块,在A股前20只熊股中,钢铁股占了7只,其中华菱钢铁和鞍钢股份跌幅分别达到52.15%和51.29%,居跌幅榜前两位,这也是去年A股仅有的两只跌幅超过50%的个股。钢铁股已连续多年涨幅小于大盘。记者获悉,由于板块表现差劲,有的证券研究所甚至不再设钢铁研究员。
然而今年以来,钢铁股却是“咸鱼翻身”。统计显示,沾上稀土概念的包钢股份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已达140.37%,成为今年A股市场的一只大牛股。其他像酒钢宏兴、八一钢铁、新兴铸管、华菱钢铁、本钢板材、南钢股份的涨幅也均超过30%,远远超过大盘涨幅。
钢铁板块目前市盈率在27倍左右,按照2010年年报计算的市净率为1.77倍,低于2001年以来的均值2.08倍。南京证券研究所的高级经济师周旭认为:“股价低、估值低,是钢铁股的优势。”
除了本身估值低以外,机构的集体看好也是钢铁股行情的重要推手。记者发现,从4月1日起,陆续有20余家券商发布了约42份钢铁行业研究报告,无一例外给出了“看好”“推荐”评级。有券商表示,一方面日本地震对全球钢铁供需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国内开工旺季即将来临使得钢材需求预期再次好转,钢价涨势已经确立。
有券商研报甚至建议对钢铁板块“超配”。在众多研报的狂轰之下,钢铁股犹如打了强心剂。
后市:涨得太急警惕调整
南钢股份的相关人士昨日向记者表示,虽然外界对钢铁行业十分看好,但就公司本身而言,大部分产品仍然挣扎在盈利边缘。2011年,公司仍寄希望于研发盈利能力较强的新产品,以此抵御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带来的风险。一位分析师表示,基于2011年铁矿石价格环比持续上涨,建议投资者关注具有铁矿石资源优势的上市企业,而从近期钢铁板块个股的走势来看,的确是沾上铁矿石资源的个股涨势更明显。
不过,周旭提到,钢铁股行情历来持续性较差,这波涨势太急,短期可能会有所调整,加上近期热点轮动较快,投资者应注意甄选个股,避免高位接最后一棒。快报记者 张波
相关新闻
行业分析师重新活跃
随着需求旺季的到来,钢材进入持续的去库存化阶段,钢铁行业也迎来景气度的好转。虽然业内对目前的形势仍然有所观望,认为反转时刻尚未到来,但研究机构已开始广泛调研上市公司。部分观点认为,钢铁板块已经从前期的估值修复,演化为以行业基本面改善为支撑的趋势性行情。
知名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的最新监测显示,12日国内钢材报价达4740元/吨,较3月底回升110元/吨。而海关统计数据也显示,3月我国钢材出口量为491万吨,较2月增长高达98%。在行业需求旺季到来,以及目前资本市场对低估值板块认同的双重作用力下,研究机构对钢铁板块的信心重新激发,钢铁分析师正重新活跃,开始积极调研上市公司。
“钢铁板块已不再是单纯的估值修复,目前已从一季度的防御型转化为进攻型板块。”齐鲁证券分析师笃慧昨日对记者表示,对行业持续看好的逻辑有三:国内需求持续推动,钢材出口的继续扩大,以及国内钢铁冶炼产能即将出现的短缺情况。不过相对于研究机构的乐观,部分钢企盈利能力虽较去年下半年有明显改善,但仍没有超过去年上半年的盈利水平,行业尚难言“景气反转”。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8-12《同花顺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8-12《新浪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8-12《上海证券报》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新浪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上海证券报》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同花顺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东方财富网》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13《财经头条》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