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数据
7月25日行业要闻早餐
2025年07月25日06:36 来源:钢市早知道
国际 动 态
1、Swift报告:2025年6月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为2.88%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7月24日发布的人民币月度报告和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6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排名全球第六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2.88%。与2025年5月相比,人民币支付金额总体增加了2.57%,同时所有货币支付金额总体增加了2.85%。2025年6月,以欧元区以外的国际支付作为统计口径,人民币位列第六,占比2.12%。
2、欧洲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欧洲央行周四如期维持主要利率在2%不变,以等待欧盟与美国贸易关系走向的更多明确信号。当前通胀已回落至2%的目标水平,自去年6月以来利率也从4%下调至2%,欧洲央行面临的政策压力已大为缓解。欧洲央行称继续坚持“逐次会议”的方针,不会预设利率路径,所有决策将以最新数据为依据。声明称,最新信息大体与此前对通胀前景的判断一致,国内价格压力持续缓解,薪资增速放缓。市场仍押注今年稍晚还有至少一次降息。市场焦点转向行长拉加德稍后的新闻发布会,预计她将面临关于未来是否继续降息、欧元汇率强弱以及关税影响的密集提问。
3、欧洲央行行长新闻发布会要点汇总
①关于利率决策:今天的利率决定是一致通过的,目前不能就利率提供更多指引。 ②关于美欧关税谈判:密切关注贸易谈判的进展,无法评估贸易中断对通胀的影响。 ③关于通胀:当前通胀达到2%,处于理想状态。通胀预期非常稳定。 ④关于欧元:欧元走强可能比预期更为抑制通胀,并不以任何汇率水平为目标。 ⑤关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基本符合预期,甚至略好于预期。
4、特朗普到访美联储 再次希望鲍威尔降息
当地时间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造访美联储。特朗普表示,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讨论了利率问题,称“这次谈话很有成效”。特朗普表示,希望鲍威尔能降低利率,如果把利率降低三个百分点至一个百分点,美国就能省下一万多亿美元。他将观察委员会如何制定利率规则。特朗普就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事表示,这将是一个大动作。此外,特朗普提及翻修工程数据。鲍威尔表示,预计翻修工程将会在2027年完成。特朗普称,他通常会解雇超出预算的项目经理。
5、印度商务部长:有信心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印度商务部长戈亚尔表示,他乐观地认为,印度可以在8月1日的最后期限之前与美国达成协议,以避免被征收26%关税。“我一直很有信心,”戈亚尔说,“我和我的美国朋友兼同僚进行了一些非常愉快的接触。”他称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是“非常亲密的朋友”。戈亚尔坚持认为,美印关系或当前的贸易谈判中没有任何症结,并澄清说,今年的谈判没有涉及移民规则,包括技术工人的H-1B签证。尽管如此,两国已经就一项临时贸易协定进行了数月的谈判,并承诺在今年秋季之前达成一项双边协议。
6、欧元区私营部门增速创近一年来最快
欧元区私营部门增速创去年8月以来最快,持续三年的制造业滑坡接近尾声,服务业动能也在增强。S&P Global汇编的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7月升至51,6月为50.6,在50荣枯线上方进一步走升。分析师此前预计该指数为50.7。制造业继续如预期复苏,创下2022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接近走出萎缩区域,而服务业则意外强劲,升至51.2。
7、印度与英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
当地时间24日,正值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英国之际,印度与英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今年5月,印度与英国完成谈判,达成了自由贸易协议。根据协议,印度出口英国的商品99%将实现零关税。英国出口印度的商品中,90%的关税税率将下调,85%的商品将在10年内实现零关税。该协议是印度十多年来与发达经济体签署的首个重要双边贸易协议。
8、土耳其央行重启降息周期 基准利率下调至43%
土耳其中央银行7月24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从46%下调至43%,重启此前中断的降息周期。央行在声明中表示,通胀核心趋势在6月保持平稳,尽管7月月度通胀可能因季节性因素暂时上升,但近期数据显示,内需趋缓对通胀构成抑制作用。此次降息符合此前市场预期,降息幅度略超市场预期中值。6月,土耳其年通胀率已降至35.05%,略低于预期,食品饮料等关键类别价格下跌进一步印证物价回落趋势。
9、美国港口入境集装箱数量连续两个月下滑
据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日前报道,关税政策的影响已经在美国港口显现。彭博社的数据显示,6月美国港口接收的进口产品集装箱数量已连续第二个月下降,这是自2020年以来首次在二季度出现负增长,这表明美国的商品进口正在萎缩。
10、韩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反弹
韩国第二季度经济以强于预期的速度反弹,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给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这个亚洲第四大经济体的回暖主要得益于强韧的出口和政策支持,韩国央行实施了货币宽松政策,韩国政府也加大了财政刺激力度。韩国央行周四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继今年第一季度环比萎缩0.2%之后,韩国4-6月当季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6%。根据韩国央行的数据,韩国经济第二季度同比增长0.5%,第一季度同比增幅修正后为0.0%。这份数据好于市场预期。
11、巴西准备减轻美国关税影响的计划
巴西财政部长阿达周三表示,巴西官员已经准备了一项应急计划,以减轻美国关税对巴西的影响,并补充说这些建议应该会在下周提交给总统卢拉。阿达在巴西利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国已宣布自8月起对巴西商品征收50%的关税,目前正在与其他国家进行多轮谈判,他相信会轮到巴西。
12、印度经济依然保持韧性
印度央行在周三发布的月报中表示,印度经济继续顶住全球波动,应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贸易不确定性的影响。印度央行上个月将关键政策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降幅超过预期,并降低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低通胀率使其有余力在全球动荡的形势下专注于支持经济增长。
13、欧洲汽车销量创10个月最大跌幅
随着电动汽车需求增长减速,欧洲6月新车销量创下10个月来最大跌幅,汽车制造商呼吁当局进一步刺激电动汽车需求。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周四公布数据显示,当月新车注册量下降5.1%至124万辆。尽管纯电动车需求持续增长,但增速已放缓至今年最低水平。
14、英国上半年汽车产量创下1953年来最低纪录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24日获悉,根据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英国汽车和微型厢式货车的产量创下1953年以来的最低纪录(未计算疫情期间工厂停工阶段)。其中汽车产量下降了7.3%,微型厢式货车产量则大幅下降45%。当地媒体表示,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的不确定性,一些工厂减产甚至暂停生产造成产量下降。
15、特斯拉在欧盟的销量6月份再度下降
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上个月特斯拉车型在欧盟的新车注册量(反应其销量)暴跌39.5%,至20,349辆。若计入英国、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销量下降23%,至34,781辆。6月份是特斯拉在欧盟的新车注册量连续第六个月同比萎缩,此前5月份下降了40.5%,4月份下降了近53%,3月份下降了36%,2月份下降了47%,1月份下降了50%。
16、美国房贷利率小幅下降
美国房贷利率三周来首次出现下降。房地美(Freddie Mac)在一份声明中表示,30年期固定贷款平均利率为6.74%,低于上周的6.75%。尽管近期挂牌房源数量增加,购房者的议价能力有所提升,但高昂的房价和顽固地徘徊在7%附近的房贷利率,仍令购房者对达成交易持观望态度。据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本周报告,6月二手房成交量降至九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下周的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
17、国际油价24日上涨
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78美分,收于每桶66.03美元,涨幅为1.2%;9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67美分,收于每桶69.18美元,涨幅为0.98%。
18、纽约期金跌超0.7%
周四纽约尾盘,现货黄金下跌0.58%,报3367.79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跌0.74%,报3372.50美元/盎司。现货白银跌0.57%,报39.0424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跌0.60%,报39.265美元/盎司。COMEX铜期货涨0.10%,报5.8255美元/磅。现货铂金跌0.65%,报1413.18美元/盎司;现货钯金跌3.53%,报1237.67美元/盎司。
19、美股周四收盘涨跌不一
道指下跌逾300点,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再创新高。美股屡创新高之后,摩根大通继续看涨。投资者关注特朗普与美联储的持续交锋。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小幅下降。道指跌316.38点,跌幅为0.70%,报44693.91点;纳指涨37.94点,涨幅为0.18%,报21057.96点;标普500指数涨4.44点,涨幅为0.07%,报6363.35点。
国 内 财 经
1、两部门:完善低价倾销的认定标准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进一步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一是完善低价倾销的认定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治理“内卷式”竞争。二是完善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歧视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三是公用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不得利用影响力、行业优势地位等,强制或捆绑销售商品、提供服务并收取价款。四是强化对经营场所经营者价格行为的规范。
2、市场监管总局着力整治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
记者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曝光了一批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违法行为典型案例,其共同特点是企业忽视品牌、质量、技术竞争,为获取短期市场份额和利润,降低成本投入,以“低质”产品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这些忽视品牌卷价格、牺牲质量卷成本,罔顾规则卷下限的恶性竞争行为,导致产品质量整体下滑,直接影响百姓消费权益,破坏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生态。市场监管总局坚持打建结合、管服并举,主动出击,坚决整治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问题。下一步将深入推进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整治工作,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深化质量安全专项治理和质量技术帮扶,加大违法典型案例曝光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央视新闻)
3、商务部:上海等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离境退税销售额占全国七成
7月24日,商务部在京举办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介绍了上海等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情况。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率先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城市,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至今已满四年。何亚东在发布会上分享一组数据:五个城市社零总额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8,国家级示范步行街数量占全国的1/4,中华老字号数量约占1/3,消费品进口占比达一半以上,离境退税销售额占七成左右。
4、国家发改委:今年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下达完毕
截至目前,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基本下达完毕,重点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绿色发展、社会民生、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灾后应急恢复等领域项目建设。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统筹协调和要素保障,督促有关方面加快投资计划执行和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同时,建立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强化定期调度和事中事后监管,确保资金用到实处、更好发挥综合效益。
5、中汽协: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70.7万辆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5年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70.7万辆,环比增长5.3%,同比增长19.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7.3%,销量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2025年1-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27万辆,同比增长2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8.5%,销量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6.6个百分点。
6、国资委:优化国有资产增量投向,带头抵制“内卷式”竞争
国务院国资委7月23日至24日在京举办地方国资委负责人研讨班,总结上半年工作,交流做法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会议要求,要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高起点谋划下一步改革举措,着力打造创新领先、功能突出、治理高效、充满活力的现代新国企。要紧紧围绕“三个集中”,优化国有资产增量投向,调整存量结构,带头抵制“内卷式”竞争,加强重组整合,推动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形成新的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要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推动公司治理更加科学规范、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灵活高效、企业管理更加与时俱进,形成新的国有企业治理和经营机制。要坚持“放得活”与“管得住”相统一,形成新的国资监管手段和方式,不断提升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高效化监管水平。
7、国资委:上半年地方监管企业实现增加值3.7万亿元
国务院国资委7月23日至24日在京举办地方国资委负责人研讨班,总结上半年工作,交流做法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上半年地方监管企业实现增加值3.7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万亿元,为维护宏观经济稳定作出重要贡献;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和协同创新力度,更好服务支撑了科技强国建设;优化布局结构,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传统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在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走深走实,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完善,企业活力动力进一步激发;强化国资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进一步坚定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信心。
8、四川:上半年贷款增速连续四个月保持11.6%
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发布上半年四川金融成绩单:全省社会融资规模比年初增加11778亿元,同比多增2150亿元。6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高于全国同期增速4.8个百分点;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4万亿元,同比增长10.8%,高于全国同期增速2.2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四川上半年金融运行延续总量稳、结构优的趋势,在复杂经济环境中为经济回升和动能转换提供了有力支撑。
9、湖北:五大支柱产业规模全部实现“双过半”
从湖北省经信厅获悉,湖北省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现代化工、大健康、现代农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规模全部实现“双过半”,力争全年均突破万亿级。这标志着,湖北省“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全面提速。
10、中海在沪连夺两宗地 成交总金额逾118亿元
在上海24日举行的土拍活动中,中海以65.25亿元的总价竞得普陀真如地块,成交综合楼面价58823元/平方米,溢价率14.17%。此外,中海7月24日上午还以53.63亿元的价格竞得上海静安东斯文里宅地。以此计,中海今日上午已在上海摘得两宗地,成交总金额约118.88亿元。
11、中国建筑:上半年新签合同总额25010亿元
中国建筑公告,上半年新签合同总额25010亿元,同比增加0.9%。
证 券 期货
1、A股收评:沪指全天涨0.65%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65%,深成指涨1.21%,创业板指涨1.5%,北证50指数涨1.1%,沪深京三市成交额18739亿元,较上日缩量245亿元。全市场超4300只个股上涨。
2、两市融资余额增加26.47亿元
截至7月23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9706.9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1.21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9453.9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5.26亿元;两市合计19160.8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6.47亿元。
3、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34万亿
中基协最新发布的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为34.39万亿元。这是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自2024年初以来第九次创下历史新高。分类型来看,今年6月债券基金规模增长超5000亿元,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均实现规模增长超千亿元,QDII基金规模也小幅增长294.95亿元。货币基金则规模缩水,6月规模下降超1600亿元。
4、今年以来新登记私募近30家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发布的信息,近日,上海理泉私募完成登记,实控人为“资管老将”宋小龙。据记者统计,截至7月24日,今年以来已有近30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完成登记,新登记私募的创始人大多具有公募、券商等行业的从业经历。
5、缩短募集周期+快速入市 新基金抢抓建仓机会
新基金发行全面提速。15只基金7月24日集中发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更有多只基金将募集期压缩到3天至5天。增量资金正在快速进场,这背后是机构对市场的积极判断。在业内人士看来,权益类资产吸引力持续上升,资金面有望形成正向循环,为市场后续行情积蓄动能。(上证报)
6、首批科创债ETF规模快速突破千亿元
7月11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中成立,发行规模合计达289.88亿元。7月17日,首批科创债ETF上市,据Choice测算,截至7月23日,首批科创债ETF规模突破千亿元,达到1007.3亿元。
7、郑商所:近期影响玻璃、纯碱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郑商所:近期影响玻璃、纯碱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请各会员单位切实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风险防范工作,提醒投资者理性参与,合规交易。
行 业 纵 览
股市及部分商品走势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5-07-25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6018亿元
· 2025-07-255年期存款平均利率为1.5%
· 2025-07-25理财规模增长背后推手:对公存款“搬家”
· 2025-07-257月25日《人民日报》涉及财经的主要内容
· 2025-07-24国家发改委:今年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下达完毕
· 2025-07-247月24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 2025-07-24Swift报告:2025年6月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为2.88%
· 2025-07-24两部门:完善低价倾销的认定标准